紫韵星火·实践纪实
在科技下乡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的时代浪潮下,知识与实践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乡村全方位发展的强大动力。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 "紫韵·星火" 实践团,怀揣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与担当,积极投身乡村医疗建设现状调研,用实际行动诠释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实践团于调研地合影
2025年1月10日,实践团率先奔赴山东省泰安市,深入胡台村、王南阳村、石坊村以及岱岳区大润发超市,以随机采访的形式开展调研。成员们与村民围坐在一起,仔细询问日常的就医经历,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对乡村医疗的看法。
实践团队员于山东省泰安市调研纪实
1月18日,实践团成员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湖南省宁乡市,参观了位于国家级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湖南中伟金能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深入了解稀贵金属功能材料板块的生产研发情况。成员们意识到,新型金属材料在化工医药领域的应用,对未来医疗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聚焦"企业促医"的可能性,实践团期望促成当地村庄与新兴医疗设备公司建立帮扶关系,提升村庄卫生所的医疗设备水平。之后,实践团深入金洲村,继续开展乡村医疗建设现状调研。
左图:实践团前往中伟金能参观学习 | 右图:实践团队员深入宁乡市金洲村调研纪实
在泰安和宁乡的调研过程中,实践团都紧紧围绕乡村医疗建设和乡村居民的医疗体验两大核心主题。成员们手持精心编制的采访提纲,与受访者深入交流。从居民的年龄、居住时长等基础信息,到日常健康状况、疾病成因看法,再到就医环节的医院选择偏好、交通便捷程度、医保使用情况、对医生专业水平的评价,以及新兴医疗方式的普及和接受程度等多个维度展开详细询问。
通过与众多村民和路人的交流,实践团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调研结果显示,泰安和宁乡当地乡村医疗资源在处理常见疾病时,能发挥一定作用,为村民健康提供基础保障。但当村民遭遇复杂病症时,都面临前往大型综合医院路途遥远、交通不便的问题,严重影响就医时效性和体验感。
在对乡村医生专业水平的评价上,村民们在认可的同时,也期望有更多专家定期下乡坐诊,获得更权威的诊疗建议。两地村民都对科技下乡辅助医疗充满期待,渴望借助科学医疗设备进行日常健康管理,让科技为乡村医疗带来更多便利和优质资源。在医保方面,村民们普遍认为医保减轻了就医负担,但在报销细则的理解和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疑问。
膝关节韧带群植点中心定位系统项目图示
此次调研不仅聚焦乡村医疗实际情况,还为膝关节韧带群植点中心定位系统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的背景调查,调研与项目研发同步推进、相辅相成。"膝关节韧带群植点中心定位系统"项目承接自上次实践团开发的 "MRI 影像分割与管理平台",目前正稳步推进,致力于为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提供个性化方案。
该项目成果未来有望结合 3D 打印技术,在基层医疗和远程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与此次乡村医疗调研成果相互呼应,共同推动乡村医疗事业进步。
系统实现效果部分展示
此次泰安和宁乡的乡村医疗建设现状调研,为实践团成员打开了了解乡村医疗实情的窗口,提供了宝贵的社会洞察机会。后续,实践团将对调研数据进行全面梳理、深度分析,形成内容详实、针对性强的报告,为推动乡村医疗建设迈向更高水平贡献智慧与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在医疗领域扎实落地。